top of page
作家相片黃柏勛

一隻隻的獨角獸企業開始跛腳,新創產業還要繼續追求虛幻的估值嗎?



近年來,全球各國都在熱烈的討論如何創造自己的獨角獸企業。新創中心從原本的矽谷,一直擴散到深圳,新加坡,雅加達,特拉維夫等,大家都在想盡辦法想從這個市場中分一杯羹。就連台灣前行政院長賴清德,也在2018年初立下誓言要創造出台灣的第一隻獨角獸。大家因為看到了矽谷的成功,皆趨之若鶩地想複製這些經驗,靠砸錢、燒錢來資助企業,以求未來十倍甚至百倍的回報。然而現代成功的新創一定要遵循相同的成長程序嗎?最近看到一篇來自哈佛商業評論(以下簡稱HBR)的研究“When start-ups succeed in unlikely places.”這篇文章裡提到了許多在沒有豐富資源國家裡的新創公司,例如奈及利亞、剛果、印度等,如何運用一些方法與經營哲學,在沒有創投的金援情況下,利用簡單的商業模式而成功立足於市場。

而雖然說這篇文章是焦距在所謂非創業中心的城市,但根據我的觀察,需多矽谷或深圳的新創公司也開始秉持著這些原則經營。這些例子證明了“要成功的創業並不需要龐大的資金支持,也無需靠著壟斷市場的地位”,創業者只需將產品與服務帶給有需要的人,並且不斷地提供價值,這麼一來公司將可以永續的成長。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想分享一些創業的觀念,讓每間新創公司能重新思考自己的計劃,讓公司的價值能永續提升。


這些非創業中心國家的新創有什麼不同?

過去的新創公司大部分都是依循著相同的成長公式,那就是:有一個創新的想法 -> 撒很多的錢(追求急速成長)-> 取得壟斷地位 ->上市、被併購(靠金融賺錢)。但可想而知,這條公式並無法在缺乏資金的國家內實行。而他們究竟是以什麼方法經營的呢?以下是該篇文章所列出的特質,其實概念非常容易懂,也是做生意的基本道理,只是因為我們被矽谷模式與媒體洗腦了,所以才會互略這些簡單但極為重要的原則。

1. 不靠創投資金而是靠著營收腳踏實地的成長:

現在市場上幾家知名的新創公司如Uber, WeWork, Lyft, Food Panda等等,就非常符合上述的公式。雖然到現在都還沒有真正的淨利,但靠著燒VC的錢成長,用所謂的閃電式擴張策略,以補貼的方法,設法讓所有的消費者都使用他們的服務,取得壟斷市場的地位。然而,這樣的擴張計畫不僅負擔非常之大,每天的營運可能就會花上好幾億元,更糟的是,這些錢不是花在提升產品的品質,反而是用在打價格戰上。雖然過去亞馬遜也是長年沒有盈餘,但他是將所賺的錢再投資到不同服務上,創造更多金雞母。反觀濫用這方法的公司,只是為了更快達到規模經濟,掃除競爭對手,對長期的發展並未有實際的幫助。而哈佛研究那些不在矽谷的新創企業,他們並不以快速擴張為目標,反而是隨著營收的增長,慢慢的提升規模,並且用那些錢來在改善自家的產品,鞏固顧客的忠誠度。這些公司吸引客戶的並不是極低的價格,而是真正能幫助解決需求的服務。他們既有穩定的財務,又有一票死忠的支持者,誰能在市場上走得長久,不言而喻。

2. 解決問題非創造需求:

許多新創公司的創辦人覺得如果想要像亞馬遜或臉書那樣賺大錢,那麼就必須去開創一個新的市場,這樣才會有機會壟斷獲利。然而,這也導致許多專攻網路或App的公司推出一些一般人很難理解或接受的產品。有這樣的創業理想固然很好,但相對來說成功的機率很低,畢竟顧客需要花時間去學習如何應用這些非急迫性需求的產品,過程既費時又費力。而根據HBR的觀察,那些非矽谷的新創公司反而有超過60%是在解決一般生活上的基本問題,例如食物、物流、金融、健康等等,相比一些名字很好聽的高科技公司,他們的服務相對的實用很多,而且容易被接受。該篇文章中就舉了Okhi與Rivigo等公司,如何應用科技去解決第三世界的基礎建設不足問題,讓客戶能夠更輕鬆地做生意等等。他們並沒有去創造新的市場,反而只是利用科技讓物流更方便而已。這樣的公司策略直得所有創業家去思考。

3. 廣納人才:

人才的問題是大部分新創公司都會面臨的問題,隨著公司的技術越來越複雜、規模漸漸擴張,缺少人才是非常急迫的問題。更不用說,那些在第三世界的企業如何找到適合的人力資源。所幸因為網路的發達,遠距工作慢慢變成一個可行的方法,人才搜索可以不用再被侷限在相同的城市裡。許多畢業生的工作選項也不再只是限縮在自己的國家裡,甚至可以不用出國就可以為國外的公司工作。這無疑形成一個雙贏的局面,公司找得到人才,畢業生也能輕鬆地在家工作,彼此補足需求。當然,這還可討論到文化多元性以及語言的問題。但簡而言之,跨國人才可以是促進新創成功的方法,矽谷的公司不見得要找矽谷的人才,搞不好哪個身在台灣的工程師能幫他們解決長年無法突破的問題也說不定,公司應該更開放的接納他國人才加入自己團隊。


新創公司的文化正在改變:

近年來,看著一間間獨角獸與VC開始跛腳,例如現在看到孫正義(軟銀)正被WeWork與滴滴出行的巨額虧損搞得旗下願景基金出現問題,債券被降評,或更早前的Uber與Lyft的上市計劃也是遠低於市場預期,造成罵聲一片。這些失敗的例子促使許多VC思考,遵循傳統的成長公式最後真的能帶來高額回報嗎?與之相反的,穩定成長的公司卻越來越多。這不禁令人反思,究竟在創業之初就擁有很多資源是不是好事呢?所謂的閃電擴張真的適用於現今的社會嗎?許多企業因為有了雄厚的資本,就失去了原有的初衷與理念,不去專注在提升服務品質上,反而一昧地去打價格戰。這樣的本末倒置,反而最後爬得越高,摔得也更重。當然,仍然有許多新創產業如醫療等等,需要龐大的研究經費支持,但看看市場上那幾家公司Uber, WeWork…,究竟哪一間真的需要幾百億去營運呢。此外,近年來熱銷的書籍如一人公司或一人創業等,都非常強調一些公司雖然很小但能夠有效率的為客戶提供價值,一人公司的核心理念甚至是去質疑成長。我相信會有越來越多人在看完這些書後,同意他們的想法,而付諸實現。未來獨角獸企業一定還會再出現,但期望會有更理性的投資者與創業者去支持。


以上是我個人對新創產業的看法,也希望這些知識能讓更多有夢想的人投入創業,並且用更永續的方法去經營自己的公司。

Commentaire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