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作家相片黃柏勛

怎麼正確利用科學、理論來理解世界:提升分析力、理解力的方法。

已更新:2023年2月27日

如何利用書本與學校的知識,達到提升分析能力的效果。避免偽科學與意識形態影響判斷。


前言

「理解世界」是許多人閱讀與學習的主要目的之一。透過書籍與科學,能讓我們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事物。我們期待自己的分析與判斷事物的能力,可以隨著閱讀的累積,而有所提升。


然而,要達到這樣的目的有一個前提,那就是知道自己所涉獵的知識,是否真的符合現實;其限制又是在哪裡。今日的學科,受到工業、科學化的影響,各個都在尋求一個標準答案。就算是不可能有標準答案的人文學科,例如:心理學、經濟學、政治學等,也表現得像自然科學一樣絕對。這樣的呈現方式,對於學習者是相當危險的,也會讓人失去理性批判的能力。(看看最科學化管理的共產國家,如何造成災難性的混亂。)


因此,本篇文章分享我個人如何理解與學習各類學科,讓自己能用更正確的方式,來利用這些學科帶給我們的好處。


人如何理解世界?

在現代,科學與理性無非是人最主流的理解框架。我們有經濟學解釋市場運作、心理學解釋人的想法、物理化學解釋物質的現象。這些科學,建立在一種假設,那就是世界的運作具有通則、普遍性。因此,我們可以透過實驗與觀察,來發掘這些基本原理。


然而,若科學涉及到人與人的價值,這樣的假設卻不總是正確。人是很複雜的動物,其複雜之處,在於人格的多變性與不穩定性。因此,利用固定、普遍、通則性的科學來理解「人的價值」,是不切實際的。現代心理學,如康納曼、特維斯基等行為學派,雖然可以預測人的特定行為模式,但僅是在不涉及人的價值與思想的情況下,這些結論才能成立。例如:人在看到藍色會感到信任、人具有規避損失的心態、人容易產生認知偏誤等等。


反之,若一項研究涉及人的價值,則他們的方法論就不能產生長期預測準確的結果。行為心理學所能「正確」預測的極限,僅是人在短時間內,對於外在刺激的反應;而對人的價值判斷,還需仰賴哲學等,非科學性的方法解釋。因此,對於解釋與人相關的學科,若是建立於固定不變的價值的科學,其實並不能正確幫助我們理解人與世界。




避免誤用科學 — 怎麼正確利用經濟學、心理學等學科:

話雖如此,許多其他科學也是以這樣不完整的前提去建立的。例如:經濟學是以人是完全自私理性、效率主義、全球化為前提做推導。但在今天的經濟環境,這樣的思考方式無法解釋如社會企業、奢侈消費等等現象;也無法解釋東亞經濟體的發展模式。


而其他心理學派,也大都利用自然科學的方法論,去建立普遍性(Nomothetic)的模型。但人心有私有的面相(Idiographic),並無法全然套公版,若用通則模型,就容易產生偏差。顯然,將傳統經濟學或心理學作為絕對的判斷準則,卻不加以思考,將會失去理解現實的機會。另外,有些人若以為這些科學沒有被挑戰性,反而容易因爲現實與理論不同,而感到沮喪。

然而,這並不代表這些科學毫無價值。在大多數的時候,它們的解釋是符合事實的。例如:在解釋稀缺性與剩餘分配的問題,李嘉圖的學說仍會成立。他們最大的功能,在於給人們思考大型、複雜系統的一個框架。畢竟,每當遇到新的問題時,人們不可能從頭觀察並推倒其原理。因此,對於一般人而言,這些學科的價值主要在於其大方向的啟發作用,而非絕對的標準作業流程。



人文學科的科學性偏差:

產生人文科學與現實偏差的根本原因,在於:「人文科學在做普遍性的歸納時,勢必得做出對正確度的妥協」。例如:在實驗時,需要利用統計方法,運用平均數來作為理論的結論,但有可能完全沒有一筆實驗結果是等於平均數的。在資訊科技更發達的時代,人的價值與心理的變異變得比過去更複雜,這就可能造成通則性的理論偏差擴大。而這問題在自然科學卻是極少發生的,因為物質的特性確實具有絕對性,所以在建立通則的理論時,不需要在準確性上作妥協。因此,在人文科學上利用自然科學的方法論,卻沒有懷疑認知顯然是相當危險的。



怎麼正確利用人文科學:

欲取得求全的方法,必須在兩方面著手。一是懷疑的心態,二是善用個體性科學。懷疑的心態,是讓自己不在「懂了」的階段停留太久。學習理論,必須對理論的前提,全面掌握,並且時時問自己,這樣的前提,在現實案例還為真嗎?第二,是利用哲學、歷史等探討個體性、特殊性的理論 ,來理解問題的現實。透過遷移學習與類比的方法,來做出對問題的描述。通過兩個方式的配合,並且加以推理,可以讓人們對問題產生更精準、正確的見解。



結語

最後,我們難免遇到前所未見,難以理解與找到解方的問題。需記得馬賽爾的思想:「人生不是一個問題,而是一種奧秘。」關於人的問題,本就有太多的複雜性。追求解答的同時,也須擁抱人的多變性!


參考資料:

  • 《歷史與思想》— 余英時,聯經出版

  • 《快思慢想》 — 康納曼,天下出版

  • Image by Pexels from Pixabay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