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逆全球化的聲音逐漸興起。從前年開始的貿易戰,到疫情後醫療物資短缺與供應鏈斷鏈危機等,都促使各國的政治人物重新檢視全球化對國家的影響。 顯然,經濟學家所宣稱的全球化神話,隱藏著許多不可見的風險。目前美國與日本都已經開始研擬產業回流的政策,並且祭出了實質的補貼。
然而,全球化所涉及到的問題太過於複雜,並無法單從政治、政策面去解決。這其中也包含了許多企業利益以及消費者權益等問題。例如:拜全球化所賜,我們今天得已享受到如此便宜、高品質又多樣的產品。若非有開發中國家較低廉的生產成本,終端產品的價格也無法壓得如此低,企業也無法賺得高毛利,甚至許多產業如快時尚、平價手機等等都不可能會出現。可見全球化對我們的生活有多麽重要,要捨棄它所帶來的便利更是非常困難。
因此,儘管許多人都開始反對全球化(尤其在先進國家),要在短期內逆轉它恐怕不太可能。不僅人們必須捨棄原有的消費習慣,經濟的發展也會隨之受到影響,而這也是大多數的勞工甚至是中產階級無法接受的,要推動產業重整勢必引起強烈的反彈。
而若以客觀的角度去分析,全球化看來不僅不會消失,反而會在疫情後漸漸增加。原因光是用企業所可能遇到的問題以及市場的趨勢就能夠解釋。以下提出4項企業回流的困難點,而在文末則會推測世界較可能發展的趨勢,可用以說明為何全球化甚至會增加。
企業回流需解決的困難:
生產成本過高:
工廠若回母國生產,最急需解決的就是成本過高的問題。不管是人力、土地、稅金成本等,先進國家所需付出的都遠高過開發中國家,這個也是為什麼許多工廠當初會選擇出海生產最根本的原因。若這些額外的生產支出無法控制在可接受的範圍,相信大多數的廠商都不會冒險投資,消費者也不會因生產地的不同而願意付出更高的價格。
當然,有些人會提出自動化生產的方案,畢竟人力資本是所有支出裡,最大的一項,如此一來生產成本將可以有效的降低。然而,機器的初期投入成本非常高,日後保養也是一大筆開銷,根據Digitimes的報導,導入機器的成本甚至可能高過傳統生產的3–8倍。因此,對於較複雜的生產鏈或是規模較小的工廠來說,機器人生產非但無法降低成本,反而會增加財務上的負擔。 此外,由於商品的需求端越來越講究客製化,缺乏生產彈性的機器,也會成為自動化生產的致命傷。
人才供給:
另一個大問題就是先進國家的勞工短缺,先不論技術有沒有出現斷層,光是要在人口老化的社會裡(如:日本、歐盟)找到足夠的勞工就非常困難。而就算找到了,這些人願不願意從事較低階的技術型工作也是另一大難題。
從紀錄片「美國工廠」就不難看出開發中國家與已開發國家的工廠運作有多麽不同。前者的勞工願意在惡劣的環境工作,而後者極注重福利及工作品質,若公司無法平衡這樣的衝突,肯定會造成生產效率低落,甚至生產不出來。
其實從以上兩點就不難看出,「人」與工作文化是最基本且難解決的問題,不僅企業需要多付出許多成本,要找到願意從事相關行業的人力都非常困難。
環境問題,生活品質受到影響:
環境其實也是必須考量的因素,畢竟有生產必有污染產生。由於開發中國家的限制比較低,當初才會有那麼多具污染性的產業放棄提升自家的生產品質,選擇直接到該地設廠,藉此降低成本。
但若要這些工廠在短時間內降低生產污染,不只需要龐大的經費,也需要時間來做調整。既然如此,先進國家是否願意妥協,將環境的標準降低,好讓工廠回流,是另一個問題。 顯然,這對於注重生活品質的歐美人士來說,是非常難讓步的一項條件,尤其我們看到大部分的環保倡議都是來自歐盟,在健康意識隨著疫情高漲的情況下,要符合民主並且說服大部分的人民推動改革,門檻相當高。
主要市場位置:
市場區位的考量隨著電商與網路的興起,變得越來越重要。消費者因為有了這些省時、容易做比較的購買管道,會開始對產品的要求更加嚴格。因應這樣的趨勢,工廠會傾向設置短供應鏈並且距離消費者越近越好,這樣不僅容易聽到顧客的聲音,更可以對產品做出及時的調整,滿足市場的需求。
然而,這些跨國企業雖然都做母國市場的生意,但根據日經的報導,許多公司都是看準了亞洲市場未來的崛起而提前做佈局。光是一個中國加東南亞的人口就超過20億了,商機不容小覷。此外,這些地區的GDP每年都是以5%以上的速率在成長,聰明的廠商肯定不會願意放棄這樣的機會。
情勢較可能的發展:
從以上的種種困難不難看出全球化不可能會消失。那麼,究竟未來的市場會如何發展以及全球化會如何演變,以下是根據市場所做出的推測:
去中化、分散單一生產國的風險,全球化反而加速:
關於未來的趨勢,與其說全球化暫停,我認為不如說是去中國化加速比較恰當,已有不只一個國家看到過度仰賴中國所帶來的風險,也正在思考如何消除它。因此在疫情後,若工廠回母國並非好選項,各國一定會尋找其他替代地點,至少分散公司在中國的生產。
嚴格來說,這樣反而會加速全球化以及各地區的平衡發展,因為資源不再掌握在少數國家手中,而是較平均的分散到不同國家。這麼一來,國際貿易的總量不僅不會下滑,反而使各成員的貿易佔比更平均了。值得注意的是,東協市場就是歐美,日本企業所瞄準的地點。日本政府甚至祭出了補貼政策,協助該國在中國生產的企業移回日本或東協。
短供應鏈、在多國設立生產彈性較大的工廠:
受到這次疫情意外的來臨,將會促使更多企業選擇韌性較高的彈性生產而非效率較高的規模生產,目的就是要降低庫存與斷鏈的風險。再加上前面所提及的,未來供應鏈將會向終端消費者靠攏,產品無法再大量標準化,反而擁有多個可以快速應變的工廠,才能真正應付市場需求,而這些工廠則會分散到世界各個主要市場附近。
結論:
根據以上的分析,全球化並不會因為政治人物說了什麼話而終結,這其中有太多利益與可行性的問題需要去解決,然而未來仍有太多的變數如:疫情的發展,中美關係的演變等等,都可能大大的影響未來的趨勢。因此不管讀者是不是企業的經營者,都應該關注局勢的發展,做出最好的準備。
Comments